Upload_1551858354634.thumb_head
图片来源:摄图网

A股行情持续演绎,有项目退出计划的PE按耐不住了。

近日,有投资机构的品宣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为推进项目退出方面的投后管理工作,其公司已经号召包括PR、HR等行政人员在内的员工主动与券商及公募沟通尽调事宜。

事实上,随着二级市场行情走热,包括投资入股的PE在内,已有不少上市公司股东着手减持事宜。有业内人士表示,逢高减持是投资人正常的获利了结操作,只不过对PE而言,建立以退出为目的的投后管理机制有助实现科学、精细化退出。不过,相关资源的配置不可一蹴而就,若机构操之过急,也难免错估形势、造成损失。

机构发力投后管理

开工近一个月以来,供职某股权投资机构PR岗位的小李(化名)少了很多同媒体接触的机会,而是来往于各大券商机构,偶尔还得拜访一下基金公司。

据小李介绍,虽然机构对外宣传的资料中少不了对投后管理着重强调,但绝大多数投资机构的投后未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动作与模板。“绝大多数VC机构的投后服务均以行政服务为主,极少有机构建立以退出为目的的投后管理团队。”

正因如此,当机构存量项目需要退出时,难免影响项目的退出效率以及投资人的实际收益。小李介绍道,其公司去年年终总结时,就对今年化解股权退出压力有所计划,要加强对投后管理的建设,但因为人手欠缺,PR岗甚至是HR岗位的负责人都被要求拓展相关业务。

“希望券商研究员可以对公司所投的一些项目多点关注,客观反映一下标的潜在的价值。”小李表示,由于实地尽调的成本比较高,现在很多私募机构开始将尽调工作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打理,但受限于对方同样有风控的要求,很多被“错杀”的标的封存了很久,“再不主动出击,别说上市了,下一轮融资都没人敢碰”。

对于尽调工作,涉及业务、财务和法律合规方面,券商一般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出具相应的研究报告,对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给出合理预期,但在一级市场方面,券商似乎能做的很少。但据小李透露,尽管一二级市场估值评价体系差异巨大,但在很多上市公司的产业链上,一级市场的很多企业都能发挥各自功能与其搭配,“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说,这些项目资源的盈利空间确实能够为上市企业带来估值上的提升,也有助于股权投资的流动。”换句话说,一些被上市公司投过的企业,本身并非出于财务投资的目的,而是希望日后与公司业务做结合,这也是时下很多投资机构进行投后管理的重要一环。而小李现阶段做的事,就是争取到券商研究员的关注,对一些被低估的品种做出客观的价值重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从其他股权投资机构处了解到,与上述情况类似的并不在少数,而越是初创型且规模不算巨量的投资机构,同券商和基金公司洽谈合作的意愿更加强烈。

广州某大型PE风控总监对记者表示,他们的投后管理建设相对健全,而且依托券商背景的资源优势,在解禁处理、买卖区间选择、定价机制和交易操作上都会有专人负责,相互之间信息隔离。

但深圳的一家中小型PE则不然,他们虽然没有发动PR兼顾投资事宜,但也同小李所在公司一样,会主动与券商、基金公司以及媒体沟通,希望在盈利预测和投资评价等方面给予客观支持。该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今年对投后管理方面的退出环节加强布局,主要是由于A股起暖,“如果再像去年那样成交量低迷,即使公司IPO了,投资机构的股票也很难顺利卖出。”

PE随行就市谋“减持”

机构不愿看到股权折价,甚至变成烫手山芋,然而大部分通过IPO实现上市的企业在去年都经历过市值滑铁卢,因此在行情转暖的当下,包括投资机构在内的诸多股东纷纷开始尝试减持。

据Wind数据统计,新增披露减持计划的上市公司数量在近期不断增多。3月以来,已有近162家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相比于此前一周(2月24日~3月1日)新增的77家上市公司披露股东减持计划,这一数值明显翻了一倍。

而在减持大军中,除了有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也不乏知名PE机构弘毅投资、深创投、东方富海、九鼎投资的身影。比如在2月27日,上海环境、城投控股同时公告称,公司股东弘毅(上海)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计划在6个月内,分别减持两只个股不超过5%的股份。目前,弘毅投资在上述两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均为9.24%,是持股5%以上的非第一大股东。

3月6日,益生股份公告称,包括东方邦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创投)在内的多名股东拟以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在未来6个月内合计减持5.27%股份。其中,东方创投本次拟减持不超过11958558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54%。据悉,东方创投是2016年2月2日进驻益生股份的,彼时共计持有17316018股,约合市值5.68亿元,此后该持股比例稳定,截至今日午间收盘,益生股份股价为40.55元/股、总市值约合7.02亿元,本次拟减持股份占所持公司总股份的69%。

PE机构此时减持上市公司股份意味深长,如同前深圳PE工作人员所述,项目即便上市,卖股票也是一个长期和煎熬的事情。“每天挂单一点点,不能卖太多,因为卖太多,就将股价砸下去了,公司也会过来找投资机构问情况。这种卖股票的行为,视个股而言,可能持续长达1~2年。有一些公司如果持股比例高,可能很多年都无法卖掉。”

事实上,无论从投资的角度还是投顾的角度,PE作为一级市场股权流动的动力来源,提高退出效率是各家争相优化的重点。与此同时,投后管理团队中对二级市场交易深谙的人才储备成为机构顺利出货的关键。前述小李还告诉记者,目前投资机构对投后岗位的配置不足,投后人员普遍工作量都很大,负荷较重、管理的项目偏多使得投后人员压力较大。

“涉及到时机退出的交易和时点把握,很难有专业且科学的止盈方案。”因此,在同券商和基金公司沟通的过程中,她一方面希望对方关注公司的标的,同时也希望二级市场的买方和卖方能够给予一定的操作经验,与机构本身的投后管理建设做结合。

从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二级市场的震荡上行确实提供了难得的溢价出货机遇,不过对于项目退出压力大且投后管理建设相对薄弱的机构而言,此时或显得更为尴尬。固利资本投决委员会主席黄平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除非有系统性的牛市托底,否则大面积的减持动作不仅不利于企业价值的延续,也会对两市交投的情绪带来影响,对PE机构来讲,理应发展投后管理化解退出压力,但相关资源的准备应该未雨绸缪,临时抱佛脚反而会加大错估形势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