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3日召开的成都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正式发布。《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成都将构建“一核四区”功能布局,通过5项重点任务14项推进策略,分三步推进西部科学城建设—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到2050年,全面建成全球一流的科学城。

与此同时,成都着眼城市长远发展战略全局,打造立足成渝、赋能西部的创新发展动力源,研究制定《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

“一个城市的竞争力有很多,但只有科技创新才是其核心竞争力,才是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可持续增长的办法。”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在成都科技创新大会上如此表示。

图片10.png

构建“一核四区”功能布局

2020年伊始,相关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

为此,成都推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科学城总规划面积361.6平方公里,将立足成都创新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一核四区”为主的空间功能布局,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

“一核”——即成都科学城,规划面积99.4平方公里,定位为西部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和大学创新平台汇集区,围绕网络安全、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领域,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天府实验室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四区”——即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国际生物城、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

新经济活力区:规划面积88.9平方公里,定位为新经济企业和创新型团队汇集区,重点围绕5G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等新经济新产业,建成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

天府国际生物城:规划面积69.8平方公里,定位为全球医药健康创新创业要素汇集区,重点围绕生物技术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领域,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平台,打造世界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

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规划面积60余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创新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汇集区,重点围绕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

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规划面积43.1平方公里,定位为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要素汇集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领域,集聚华为成都研究院、京东方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新硅谷。

如何促进优质创新创业要素资源加快向科学城集聚?《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天府海创园、IC设计产业总部基地等核心区域,先期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示范点;打造面向全球的科研数据开放与共享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筹建天府“科创板”;持续开放城市级、产业级、企业级科技应用场景,搭建面向全球的新经济新技术展示体验大平台。

“当前成都依然存在城市内在动力与高能级极核要求的结构性矛盾,要实现成都发展从聚集向扩散的转变,就要转变对投资和要素聚集的依赖,转而依靠科技创新能力和产品覆盖能力。因此,要维持成渝经济发展速度,就要以成渝共建科学城为重要抓手,在科学城建设初具规模,已具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现实基础上,通过科技突破发展新经济新动能,转变内陆城市处于价值链和供应链底端的现状,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戴德梁行成都公司策略发展顾问部主管祝进城认为,应立足成都创新资源优势和城市发展战略,构建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为主的空间功能布局,实现科学城有序发展、互补发展。

图片9.png

推动跨区域及国际化协同创新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构成,如何推动跨区域以及国际化的创新与合作,是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重要路径。

《征求意见稿》提出,深化成渝科技创新合作、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协同创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三项策略。深化成渝科技创新合作,携手重庆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争取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布局更多分支机构,争取量子通信国家枢纽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联合组建创新联盟开展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人才、科研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动机制促进两地要素双向流动。

加强与国内先进地区协同创新,推动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知名高校院所、创新团队开展多层次对接合作,高质量举办西博会、创交会等活动;建立跨区域长效合作机制,推动与北京、上海、深圳等科学城加强创新协同、成果对接、平台共建、资源共享。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鼓励在蓉高校院所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快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在蓉高校院所、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整合、集聚、使用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

聚力人才激发高校创新动力

“电子科大将助力成都市打造世界一流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都市也将助力电子科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构建起‘共生共荣、共建共治、共享共赢’的命运共同体。”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表示,电子科技大学建成了完整覆盖整个电子信息领域、从基础科学到工程实践及产业化的国家及省部级创新平台体系,学校学科布局与国家电子信息战略布局高度契合,有基础也有实力助力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深化校地合作,共建一流产业功能区和构建创新生态圈,电子科大将和成都共同打造电子信息领域的自主创新源头,共建前沿科学中心以发挥创新“策源地”功能,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突破重大科学问题,助力成都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共建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以重大工程应用为牵引,持续联合攻关,支撑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

此外,校地还将共建支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其中,将共建一流的电子信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着重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关键共性问题,支撑功能区内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辐射作用,形成示范效应;加快国家“芯火”双创基地建设,构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专业化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生态体系。“以电子科技为核心、集科技体验与休闲娱乐于一体,打造区域文化新地标,我们还将共建电子科技主题公园。”曾勇表示,学校将继续把自身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与成都市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为成都市建设中国西部科学城和电子信息产业高地贡献力量。

四川大学校长李言荣介绍,该校将与成都共建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聚焦数字经济、智能经济、 绿色经济三大领域,预期5—10年,引进和培育创新团队100—150个,形成超过2000人双创队伍;研发创新成果3000项以上,在园区转化90%以上,服务企业5000家以上;孵化硬科技型创新企业500家。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川大将以多学科交叉技术转化中心为抓手,与成都深度融合发展—交叉赋能新经济、融合助力新发展。”李言荣表示。

与此同时,为聚焦打通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最先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最后一公里”,《征求意见稿》提出,将在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率先开展重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科研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自主权放宽、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等方面实施四项策略。

推动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先行先试,将在赋权形式、健全决策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成果评价机制、健全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试点以知识产权等技术类无形资产作价投资的国有资产差别化管理制度;发展专业技术经纪人队伍,在科学城率先开展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改革。

此外,此次成都出台了人才计划的2.0版——《关于支持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的人才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是助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之举,是以高水平人力资源协同支撑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阶之需,是为城市厚植比较竞争优势和冲刺世界城市战略资源的创新之策。

《行动计划》提出,注重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打破束缚创新的体制机制壁垒,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不拘一格引育人才、不论出身评价人才,最大限度放权用人主体、激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动校院企地协同合作,驱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营造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生态。

此外,成都还可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流动;支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鼓励海内外科技创新团队来蓉;加大知识产权人才激励;引进国际化技术转移人才;鼓励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更加便捷的落户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规划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