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决定入行那天起,很多HR就不可避免背负了这样一种命运:

面对关键时刻被鸽,一般HR受伤见多了,也就见惯不怪了。

但最近杭州某公司的一位HR,因为候选人在入职前一天放了鸽子,一气之下把聊天记录、对方个人信息发了朋友圈。

泄愤一时爽,不料这事被媒体曝光,还上了热搜……

目前,舆论一边倒。

大多数网友认为:offer不等同于劳动合同,即便拒绝,也不算违约,何况人家还提前打了招呼。

但这位HR曝光对方信息,公开泄愤,却是100%侵犯人家隐私,属于违法行为。如果对方提起诉讼,除了赔礼道歉,可能还得面临行政处罚……

好在,这事经报道后,当事人删除了朋友圈,并向对方致歉。但这件小事,却在某种程度上给所有HR提了个醒……

每位HR,应是天生的情绪管理专家?

都说内心不强大,做不了HR。这话,不仅指HR的综合素养,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指的是:每一位HR,都应该是天生的情绪管理专家。

因为职业属性,HR平时需要接收的负能量,其实比一般人要多得多。

从候选人的放鸽子或拒面拒offer,到同事的抱怨、老板的责备,种种负面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自我调节和排解,很可能就会火山喷发。

所以看到被媒体曝光的那位HR,因为辛辛苦苦招到的人爽约而生气,大家很能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基本没人会赞同这种做法:

一来,这么做于事无补。与其死缠烂打,不如一别两宽,把心思花在物色新人选上。

二来,这波操作实在是伤敌800自损1000。被鸽是招聘中的常态,为了这点小事就发圈,熟悉你的,觉得太较真;不熟悉你的,还当看笑话。

而且,HR代表公司做招聘,行为言语失当,受损的不止个人,还是整个公司。这点风险意识都没有,分分钟给公司埋雷。

再者,接下offer没入职,本就变数很大。offer保温期没做好或入职时间拖太长,本来就夜长梦多。

这位HR连这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也没Plan B(次选方案,比如联系此前面试过的其他较合适的人选),才会在遇挫时手足无措,剑走偏锋。

所以评论区,很多人都觉得这位HR“不够专业”。

情绪化表达,带来的闹剧

因为对方爽约就发圈曝光,这种行为,的确不专业,也很少见。稍有情绪管理意识的HR,都不会这么做,顶多给自己提个醒。比较令人担忧的,反而是某些不经意的环节,因为HR不够专业或缺乏情绪管理的表达,让整个HR群体一次次卷入舆论旋涡……

举个例子。最近,#招聘HR称考不上本科是智商有问题#的话题就引发了热议。

其实说这话的人,可能一开始并无恶意。部分岗位招聘对学历有硬性要求,大家也能理解。

但婉拒就婉拒,沟通时这么“补刀”,不仅显得HR缺乏基本的职业素养,连人品,都会受到质疑。

类似案例,在网上随便一搜,你还会发现不少。

其中原委可能不尽相同,但这种过于情绪化的表达,虽然逞了一时口舌之快,造成的不利影响却不小。

有的伤了和气,失去了潜在候选人。

有的,不仅是HR本人,其所在公司都被人肉曝光,被万千网民声讨吊打……

史诗级灾难还在后头。

最近上知乎,经常看到类似问题(做HR的朋友可能看了会感到不适)。

其实大多数的我们接触到的大多数HR可能都是情商高、热心肠、专业又低调的一群人,为什么到了网上,很多人对HR这个群体却有这么大的敌意?

往下一翻,你会发现:超半数的敌意,都来自情绪化的沟通。

更讽刺的是,一开始,双方其实是带着好感才开始接触的。但因为某些过激的言论,不耐烦的情绪被对方捕捉到,好感,瞬间成了反感。

某个人的错,一群人背锅

说实话,任何一位HR看到类似话题,都是扎心的。

最近一位小学妹,因为看到这个话题,都吓得不敢做HR了……

“某个人的错,一群人背锅”,眼下正成为很多HR深深的无奈。

诚然,HR入行门槛低,个别HR因专业性不足,情绪管理不到位,引发社会争议,是不争的事实。

但HR不是完人,不是圣人,离开岗位,其实就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

打交道时,大家彼此多一份谅解,少一点针锋相对,冲突能少很多,机会却有无限大。

另外,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怎样,但至少可以做好自己。

比如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让自己显得更专业。

再比如待人接物更客气,做事说话有耐心。

每天多劝自己几遍“算了,不生气”,“想开点,别放弃!”

面对被鸽或被拒,不管心里再怎么MMP,脸上也要笑嘻嘻……

做好了情绪管理,三思而后行,感觉再多的坑,再大的浪,也能轻松避开呢!